查看原文
其他

老施讲故事6:二月二习俗

施长斌 姑孰姓氏文化
2024-11-28

老施讲故事之6:“二月二习俗”

农历二月初二,

俗称“二月二龙抬头”,

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

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

“龙”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。

每年仲卯月之初,“龙角星”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故称“龙抬头”。

龙抬头日在二月端,二月的月建为卯;

“卯”是十二地支之一,卦象为“震”,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,已出现于地表上,崭露头角。


“龙抬头”标志着阳气自地底而出,阳气生发,万物生机盎然,春耕由此开始。

“龙抬头”源于人类对自然天象的崇拜,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。

传说能行云布雨、消灾降福,象征祥瑞

自古以来,人们在“龙抬头”这天举行庆祝活动,以示敬龙赐福、风调雨顺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二月二相关的活动越来越多,

譬如:

二月二姑娘回娘家、

腌芥菜不生疮、

给小孩赠文房四宝举行“开笔礼”等等,

但如今的人们只知道“二月二龙抬头”——大家争相去理发这一习俗了。

接下来,我给大家讲讲江东当涂周边二月二的几个传统习俗:

1、剃小辫子“做十岁”

俗话说:“二月二,龙抬头,剃毛头”。

这一天流传着“理发走好运”的习俗,人们认为在二月二这天理发,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,开始活动。

所以人们对“二月二、剃龙头”,很重视,谁都想图个好兆头。

旧时,当涂不少人家的小男孩都戴着银项圈、留着一个小辫子扎在脑后(由于孩童玩耍“打架”往往因揪住小辫子而被动,这就产生了“揪小辫子“、“逮小辫子”的衍生词义)。

到了男孩长大到十岁那年,要举行一个隆重的“做十岁”仪式——剃小辫子。

由于,自古以来人们将“龙抬头”日作为一个祈福、纳祥、转运的好日子,二月初三又是文昌诞辰日,有的人家在二月二给小孩举行“开笔礼”,因此“剃小辫子”一般不选择真正的出生纪念日,却选择在二月二这一天,以期许鸿运当头的吉祥预兆,祝愿小男孩从“剃龙头”开始,龙抬头、走好运。

剃小辫子那一天,外婆、舅舅家都要早早地准备好衣帽鞋袜、面条、米糕、面制“寿桃”等礼物,姑妈、族亲等诸亲六眷也都来贺礼。


二月二早上“剃小辫子”仪式时,小男孩作为主人翁——小寿星,要穿上舅舅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,端坐堂前中央,面前八仙桌上摆放着一个“筛子”,筛子里摆放着衣帽、松柏树枝、方片糕、面条、“寿桃”、笔砚等吉祥物,双脚踩着扫帚和斧头。

“筛子”有千万个“眼”,寓意男孩有“千里眼”、“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”;


 斧头又叫“大(dai )斧”,希望男孩将来有男子汉斩钉截铁的坚定、大刀阔斧的魄力和“沉香劈山救母”孝心、勇气;

松柏树枝、面条、“寿桃”,寓意健康长寿;

笔砚,是希望孩子将来有学问,

 米糕、方片糕,则是利用“糕——高”相同的谐音,祝愿男孩步步登高。


仪式前,家主要先行置香案、秉烛,焚香祭拜灶神、中堂及列祖列宗;


鸣炮后,专门请来的理发师才开始在端坐八仙桌前的“小寿星”头上开剪剃头;

剃头开始时,每一剪子下去理发师还不停地讲一些祝福的语言。

剃头结束,大家共同分享米糕、寿桃,对男孩送上美好祝愿,中午大家还一起参加主人安排的一场小寿星宴。

2、看社戏

古代,人们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"社"。

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,农民们都要按习俗立社祭祀,祈求或酬报土地神。


从上古开始,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。

自古以来,人们在仲春“龙抬头”这天敬龙祈福,以祈龙消灾平安、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
农历“二月二”,既是“龙抬头节”,又是土地神诞辰。

因此民间还有“春祈”——纪念土地神、看社戏的习俗,俗称“社日节”。


据说, 我国最早的土地爷是江东丹阳秣陵(今南京)的蒋子文(金陵钟山亦名:蒋山)


因此,作为古丹阳核心区、紧靠秣陵的当涂一带,社戏历史也很悠久,并形成了多个社庙,由丹阳周边古老的“东乡”发展到南乡——大官圩等地。

唐代之后,随着“官圩”(今称大公圩)联圩的形成,官圩老的三座社庙,逐步被官圩西部沿着“横溪”的三座社庙(俗称北社、中社和南社)所取代。

清代,每年二月二之后直至清明,里傩社祭活动不断,“仕女云集,百戏具陈···观梨园、呼佛号者络绎奔赴”(乾隆《当涂县志》)。


如今社庙遗迹犹存,人们通过三座社庙遗留的古碑和北社庙内四五人合抱的古树,可以想象其悠久的历史和当年的繁荣。现如今虽然没有了当年的社祭规模,但三社庙祭祀活动还在延续。

北社庙内古树


3、挑菜节

二月二“挑菜节”至少起源于宋代以前。

农历二月二,原是“花朝节”, 民间传说唐太宗曾在花朝节这一天亲自主持过“挑菜节”。

据《武林旧事》记载,宋朝皇宫里每年二月二都要举办“挑菜宴”, “王宫贵邸,亦多效之”。


据《宋会要辑稿》记载: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二月初二,归顺大宋的吴越国王钱俶“贡黄金挑菜器四、黄金错刀四、银挑菜器二十、银错刀二十”。

其中的“黄金挑菜器”、“银挑菜器”、 “黄金错刀”和“银错刀”,分别是装野菜、挖野菜的工具。

挖野菜


后来王爷、大臣和富贵之家也模仿皇宫,每年二月二挖野菜、办挑菜宴。

二月初二正是春风秀秀,野菜青青,情意绵绵时,这时野菜最嫩、最具营养且最好看,当时人们纷纷出城,踏青、挑菜,

尽享大好春光,慢慢演变成了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。

二月二“挑菜节”,是以城市女性为主的一项节日活动,主要是女子认野菜、挖野菜、做野菜的比赛活动。

仕女出郊“挑菜”,士民游观其间,也是文人士大夫们欣赏、品尝的开心事,后来成为文学创作题材的一项文艺活动。

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有“无奈挑菜时,清淮春浪软”的感慨。

晚唐诗人郑谷也有 “和暖又逢挑菜日,寂寥未是探花人”的诗句。
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“二月二日新雨晴,草芽菜甲一时生;轻衫细马春年少,十字津头一字行”的《二月二日》诗,专门描写雨后的二月二,人们结队成行到郊外“挑菜”的情景。


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也写有《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》诗。

南宋文人张鉴,曾在《赏心乐事》一文中,把“南湖挑菜”一事列为赏心悦目的一大乐事。

当涂历史上也有“挑菜节”,至少在明清时期还有此习俗在延续。

据民国《当涂县志》记载,清代晚期,新市镇临川村学子徐思用进当涂县城参加科考,期满回家恰逢二月二。当他回到村子时,同龄人拿他调侃说“此所谓‘其东门有女如云’也!”,意思是:你今天应试回来正好碰上“挑菜节”,在当涂城东门外遇上不少美女,艳福不浅吧···而徐思用回应道“虽则如云,匪吾思存乎!”——虽然东门“挑菜”的美女如云,但这不是我所思想追求的。由此可见,直到清代晚期,当涂地区还有“挑菜节”这一习俗。



施长斌,字有礼,当涂人,籍贯安徽省肥东,生长于江东横山(古南岳)脚下、丹阳湖畔新市镇。热衷于地方民俗、历史文化研究,出版了个人专著《走出桃花源的江东诗人陶渊明》,编著出版了《李白游踪》(当涂卷)等多部书籍,被央视国际频道、气象频道称为民俗专家,央视农业频道称为文化学者。




 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姑孰姓氏文化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